猶記得去年七月有一群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擠一台類似麵包車的小貨車去參加婚宴,結果在國道三號後龍段爆胎,六死一傷。諷刺的是,車上數名年輕人大學是念某私立名校風險與保險系出身的。
七個人擠一台小貨車的風險,小貨車高車齡的風險,輪胎久未更換的風險,開國道三號走長途的風險,這些風險累積起來,就產生了這一場悲劇。六個年輕人,六個家庭破碎,倖存的人,也要面對接下來的治療。先不論他們有沒有買保險,產生的損失就是置使人們從日常的經濟狀況往下掉的原因。
我們要搞清楚,不論是有錢人、一般人、窮人,都沒有本錢受傷或死亡。窮人在台灣只要好手好腳,多少能混口飯吃。一旦受傷或死亡,如果孤身一人就算了,如果還要負擔一個家庭的收入,那必然是比存有本的人來說,更為困頓。
我們很多人不懂買保險,但我們更多人不懂做事情要釐清風險。
回到主題,請問你知道騎機車的微亡率有多高嗎?微亡率
(micromorts)是指百萬分之一的死亡率,也就是每一百萬人做這件事情就會有一人死亡的平均值。在美國每騎10公里的機車就會產生1的微亡率。台灣的微亡率不到一半,在台灣約每騎4公里就會產生1的微亡率。事實上騎單車每30公里才會產生1的微亡率,開車可以開368公里,坐飛機可以坐1600公里,紅酒可以喝半升,抽菸可以抽一支。
以我每天通勤的距離來回三公里來說,我騎機車每天死亡率為133萬分之1,騎單車是千萬分之一,如果通勤距離長的人,這個數字將會激增到你難以置信的程度。
撇開死亡不說,受傷機率有多高?台灣每年有近3000人死於車禍,但有30萬人因車禍而受傷,也就是說受傷的機率比死亡高了100倍,若我騎機車通勤,因車禍而受傷的機率將會激增到近萬分之一,騎單車通勤則會增加到十萬分之一。以我目前的年紀來說,我還有一萬天的時間需要通勤,若我騎機車上班,可能將無法避免車禍受傷,但騎單車卻有機會避免。更不用說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微亡率甚至比開車更低更低。
在上述的影片中有提到:人寧可相信自己可以掌握的東西,明明坐公車的風險就低於開車一千倍,比騎機車低十萬倍(台中市公車還十公里免費),但我們就寧可為了擠更多的時間出來而去承擔騎機車的風險。
我們高喊非核家園的同時,要先理解六輕和台中火力發電廠造成的微亡率更高。
我們害怕隨機殺人的時候,更應該害怕路上那些喝了酒開車上路的隨機殺人犯。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風險是不斷變動的,你每分每秒的行為,都會產生風險。所以對一個人來說,微亡率是隨時上下變動的,當它衝上到一個程度時,套句北斗神拳的經典台詞:「你已經死了。」
騎機車風險高,騎機車滑手機、抓寶可夢、講電話更高;汽機車不保養、不換剎車皮、不換輪胎、輪胎胎壓不足;不打方向燈、搶左轉、紅燈未停直接右轉、搶黃燈、一路開遠燈、進隧道不開燈還減速…等,這些種種行為都會讓那微亡率上升(酒駕的微亡率高於一萬,跳傘的微亡率是7)。
我們人都傾向相信自己是特別的,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可是買樂透的時候,又相信自己會這麼幸運。威力彩的頭獎機率是120億分之1,連同二獎特別獎機率也不會高於1億分之1,台灣人平均一天要通勤10公里以上,在台灣每天騎機車的死亡率是40萬分之1,受傷率是4千分之1。究竟是會先中樂透還是先因車禍死亡和受傷?
我買保險,但我更重視風險。因為我寧可備而不用,而且希望這輩子都用不到,只待壽終正寢可以庇蔭兒孫即可。
為了省錢,省時間,冒著那麼大的風險騎機車,機關算盡,但卻沒把風險算進成本。等到哪天車禍受傷甚至死亡,又被打入更貧困的地獄。
不要再想自己不會這麼倒楣了!當你還這麼想的時候,拳四郎就會跟你說:「你已經死了!」今天起,讓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決策和行動,都朝著低風險的方向進行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